叮咚~您有一条来自“领导”的好友申请!一定别理他!看看为啥
叮咚!
(相关资料图)
正在工作的你
突然收到一条好友申请
点进去一看还是领导!
咋办?加还是不加?挺急的……
加上以后
“领导”突然对你嘘寒问暖
跟你聊前途,谈发展
还“委以重任”请你帮忙?
别急,稳住!
这可能是假“领导”向你伸手!
▌ 什么是冒充“领导”诈骗?
骗子通过浏览网上公示的领导信息, 盗取领导头像后,借用微信、QQ等社交账号,建立高仿社交账号。
一番伪装后,通过 手机短信、QQ、微信等渠道, 联系受害人,再以关心工作、生活等进行简单寒暄和问候,获得被骗者的信任,进而以正在开会参加活动,需要帮忙周转资金、自己不方便出面等为由,伪造转账凭证, 要求被骗者尽快帮忙转账至指定账户,致使被害人被骗。
▌ 作案特点
1.联系方式
微信、QQ、钉钉等社交软件。
2.冒充人员身份
犯罪嫌疑人冒充党政机关、企事业单位领导实施诈骗。被冒充的领导多为普通大众和基层工作人员日常所能接触,又较有权威的领导干部。
3.被骗群众身份
乡镇、街道、党政事业单位、企业领导干部或职工。
4.诈骗方式
亲戚急用钱。
托人办事、给领导送礼。
帮忙转账。
▌ 常见诈骗套路
一、利用公开信息精准冒充领导
这类诈骗的主要目标是各级领导和各地的企事业单位负责人。首先,诈骗分子通过将抖音账号的头像改为某领导的头像照片、抖音昵称改成某领导的名字等手段,伪造出该领导的抖音账号。
二、锁定受害人 步步为营
用领导的信息包装完自己之后,他们就要去寻找受害人。其实骗子也没有什么高深的技术,他们主要还是利用公开信息去寻找这个领导所在辖区的受害人。
三、 切入主题实施诈骗
加完好友后,骗子就要开始实施诈骗了。从各地接报案件来看,他们最常用的手法就是,以领导干部身份不方便为由,要求受害人替他转账给别人,当然,为了打消受害人的疑虑,还会用到一个非常关键的障眼法。
▌ 诈骗步骤
第一步:微信添加好友。骗子会通过号码搜索,以某领导身份加你微信。
第二步:要求添加QQ好友,方便下一步发送伪造的视频。
第三步:通过QQ发来视频请求,实际上是骗子提前准备的录制视频,通话1秒左右便会以正在开会网络不好为由挂断。随后骗子便会声称自己在开会不方便,要求受害人帮助转账,并向受害人索要卡号进而伪造转账凭证,要求受害人尽快将资金转至其制定账户内。
第四步:伪造转账凭证,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让受害人相信领导已经向自己转账。
第五步:持续催促转账。骗子通常抓住受害人对领导敬畏、不敢质疑的心理,频繁使用“尽快”“马上”“立即”这些催促性的词语,既营造了紧张气氛,又利用时间差降低受害人核实转账真假的可能性。如果受害人转账了,骗子还会以其他名目继续要求转账,想办法榨干受害人所有财物,直到受害人自己发现被骗。
▌ 为什么那么多人被骗?
1.出现方式不一般
不法分子通过不法渠道,盗取群众手机通讯录上所有联系人的联系方式,随后精准发送信息,由于单位内部通讯信息泄露,骗子对单位组织架构、人员组成、联络信息等了如指掌,一番伪装后,便通过微信大面积“撒网”添加相关工作人员为好友。建立联系后,骗子做的第一件事自然是博取受害人信任,降低后者戒备心。
2.“暖心关怀”拉近距离
嘘寒问暖型:不法分子用关心下属工作的口吻,让受害人“如沐春风”,感到受宠若惊,以为自己的工作得到领导的肯定,极大降低戒备之心。
利益引诱型:不法分子主动提出帮助受害人解决困难,对话中暗藏“猫腻”,释放出朦胧信号,让受害人对个人及事业的未来发展浮想联翩......
3.花式借口信手拈来
正当受害人感觉与“领导”的关系已更进一步时,不法分子便顺势而为,提出各种各样的转账汇款借口,比如,亲戚借钱、上级领导要求转账、朋友急用等等。
4.制造紧张压迫氛围
不法分子抓住受害人对领导敬畏、不敢质疑的心理,频繁使用“尽快”“马上”“立即”这些催促性的词语,既营造了紧张气氛,又利用时间差降低受害人核实转账需求真假的可能性。
▌ 警方提醒
视频加载中...视频来源:@国家反诈中心
1.绝不轻信。
遇到自称领导通过QQ、微信、短信等社交工具添加好友时,在未核实对方身份前,请不要轻易相信,谨慎添加。
2.务必核实。切勿盲目向陌生账户汇款,对于异常的借款和资金汇出要求,必须提高警惕,向领导致电、视频或当面求证,务必核实确认后再进行操作。
3.及时报警。如一旦发现被诈骗,请保留好证据,立即拨打110报警。
(综合自国家反诈中心、北京日报、人民日报、邯郸反诈等)